在 App 的运营和推广中,“我们的链接是否需要做深度链接?”是一个关乎用户体验和转化效率的核心问题。
有人觉得,用户既然来了,自己多点几下总能找到,不必小题大做;但更多人意识到,每一次额外的点击和寻找,都在无形中消耗用户的耐心,劝退本已到手的流量。
面对这个决策,本文将从产品复杂度、营销需求和用户旅程三个维度,提供一些判断思路,帮你找到 App 接入深度链接的最佳时机。
01.
哪些 App 可以暂时不考虑深度链接?
在产品功能极其简单或纯粹依赖商店自然流量的阶段,实现深度链接并非当务之急。
对以下两类产品而言,将它列为待办事项是完全合理的:
情况 1:产品处于 MVP(最小可行产品)验证期
- 产品逻辑:功能单一,核心路径较短,如一个“待办清单”或“专注时钟”。App 内几乎没有从外部直接跳转的深层内容或页面的需求。
- 团队精力:全部资源都倾注在打磨核心功能、修复 Bug 上,以验证产品是否能满足商业模式。此时,优化跳转体验的优先级自然靠后。
情况 2:增长高度依赖单一渠道,缺乏外部触点
- 典型画像:纯粹的单机工具或游戏,用户都来自应用商店的自然搜索和榜单。
- 运营模式:没有内容营销、短信推送、社交分享等需要从外部引流至 App 特定场景的运营活动。用户的旅程始于应用商店,也基本在 App 内部终结。
在这两种情况下,一个能基础性地唤起 App 的链接已经足够。与其投入资源去实现复杂的跳转,不如将精力放在打磨核心功能本身。
02.
如果没做深度链接,用户点击链接会怎样?
很多人认为,不做深度链接,链接就没用了。其实不然,它只是无法实现精准直达。在没有深度链接的情况下,用户点击一个与 App 相关的链接,通常会发生:
这意味着,用户需要凭着记忆,在 App 内重新进行搜索、点击、滑动等一系列操作,才能找到他刚刚在链接里看到的内容。这个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流失风险。
03.
进阶需求:深度链接成为必备能力
基础的方案只是解决“能打开”的问题。当你的 App 开始拥有丰富的内容生态和多样的营销渠道时,你会发现以下三个场景是推广的必经之路,而深度链接是基础:
场景 1:需要通过精细化营销活动提升转化
你通过邮件或短信推送一个“爆款商品限时 5 折”的活动。用户兴致勃勃地点开链接,结果却被带到 App 首页,眼前的商品琳琅满目,他根本找不到刚刚推送的那个爆款。很可能,他会因为寻找成本太高而直接放弃。
深度链接的优势:用户点击链接后,能直接跳转到该爆款的商品详情页,甚至自动应用优惠券。从看到优惠到完成下单,路径最短,体验最顺,转化率自然也最高。
场景 2:希望提升社交流量和内容分享的转化率
你的 App 是一个内容社区,用户 A 把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分享到微信群。朋友 B 点击链接,却只打开了 App 的信息流首页,分享的文章早已被淹没。这次高质量的口碑传播,其转化效果几乎为零。
深度链接的优势:让朋友 B 点击链接后,直接打开 App 并展示那篇特定的文章。这不仅能完整传递分享的价值,还能激励 B 用户进行点赞、评论或再次分享,形成健康的病毒式增长闭环。
场景 3:需要打通 Web 与 App 的流量,实现无缝体验
你的品牌有自己的网站。用户通过搜索引擎进入你的 H5 商品页,你希望引导他到 App 内购买以获得更好体验。你放置了一个“打开APP”的按钮,但点击后只是拉起了 App 首页,用户还得重新搜索一遍商品。
深度链接的优势:实现真正的 Web-to-App 无缝跳转。用户在 H5 页面点击按钮,能直接跳转到 App 内完全相同的商品页面。这种丝滑的跨平台体验是留住高意向用户、提升复购和 LTV 的关键一环。
04.
总结
1、如果你的 App 功能简单、结构扁平,且增长不依赖外部营销活动,那么可以暂不考虑深度链接。
2、一旦你开始进行任何形式的站外引流(如广告、社交分享、EDM、短信、地推),并希望将用户引导至 App 内的特定页面时,就应该开始考虑深度链接,它直接决定了你的流量承接效率和用户体验。
小Tips
当你决定要为 App 接入深度链接时,除了考虑“何时做”,还应该思考一些“如何做”的实际问题。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帮您少走弯路:
1. 自研还是第三方?想清楚投入产出比
自研:听起来很酷,能完全掌控技术。但这意味着你需要一个专门的团队来处理 iOS (Universal Links) 和 Android (App Links) 的配置、兼容各种国内厂商的系统、持续维护以应对系统更新,这个投入是较大的。
第三方服务:能在短时间内快速上线功能,服务商已经处理了大多数兼容性和边缘场景的坑。对于大部分公司来说,这是一个更省心、更具性价比的选择。
2. 预设好数据埋点
不要为了做而做。在接入深度链接之前,先想好你要用它来优化哪个指标。是提升某个营销活动的转化率?还是提高社交分享的成功率?配合数据埋点,对比使用深度链接前后,核心路径的转化率变化。